-
24
Mar債權之雙重讓與效力為何?如何請求不當的清償?
問題摘要: 在法律實務上,若發生債權雙重讓與的情況,即同一筆債權被原債權人讓與給不同的受讓人,則根據「債權讓與優先原則」,通常以先完成讓與契約的受讓人優先取得債權...
-
24
Mar債權讓與是什麼?與契約承擔有何不同?如何進行債權買賣交易?
問題摘要: 債權讓與是法律制度中一項重要的權利移轉機制,其目的在於促進資金流動、確保交易安全並維護市場秩序。然而,為確保債權讓與的合法性與效力,相關當事人應確保讓...
-
24
Mar債權讓與是否須知會債務人?通知效力為何?
問題摘要: 債權讓與的生效並不取決於通知債務人,而是取決於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的合意,當讓與契約成立後,債權即發生移轉效力。通知的主要功能僅在於確保債務人能夠正確履...
-
24
Mar貸與人知悉借款人或保證人財務不佳時,如何防止彼等脫產?
問題摘要: 假扣押程序為債權人提供了一種法律工具,能夠在借款人或保證人有可能進行財產轉移時,迅速凍結其財產,以避免債權人日後面臨執行困難或無法受償的窘境。此機制既...
-
24
Mar債權人之債權應如何保護?
問題摘要: 債權保全制度的設計是保障債權人實現權利的重要基石。債權人應充分運用現有的保全程序,並在締約時要求設置有效的擔保機制。同時,立法機關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...
-
24
Mar信託是用來脫產的好方式嗎?
問題摘要: 信託法第12條雖賦予信託財產高度的保護,但亦設有針對濫用信託規避債務行為的法律救濟機制。信託行為不得成為逃避債務的藉口,否則債權人可透過法律途徑追討債...
-
24
Mar不脫產才奇怪?被害人權利如何保障?
問題摘要: 債務人之脫產行為可能成立刑法第356之損害債權罪,然而不能僅憑行為人有財產處分行為,便簡單推定其具有損害債權人的意圖。例如,債務人若在處分財產後,仍保...
-
24
Mar對方有意賴帳如何處理?何謂不安抗辯權?
問題摘要: 不安抗辯權作為保護契約當事人權益的重要手段,其行使需要具備特定條件,且應在簽約前做好充分準備,以降低因財務問題引發的履約風險。締約前的盡職調查與契約條...
-
24
Mar倒會是否為詐欺或其他犯罪?
問題摘要: 死會會員未繳納會款的行為,除非存在明確的詐術或故意隱瞞自身無力支付的事實,否則多屬於民事性質的糾紛,而非刑事案件。一般情況下,未支付會款的情形應通過民...
-
24
Mar何謂活會會員、死會會員?
問題摘要: 活會會員的利益在合會停止時獲得優先保障,會首與已得標會員共同承擔未得標會員的損失補償責任。透過平均分配未償還會款與賦予未得標會員追索權,法律試圖維持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