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10
Sep公司欠稅應如何處理?欠稅負責人會被限制出境?
問題摘要: 欠稅限制出境制度結合法律規定與行政程序,對欠稅人及營利事業負責人均有明確規範,並提供解除限制出境之途徑,以兼顧國家利益與納稅人權利,形成制度上既有強制...
-
10
Sep欠稅不繳有何後果?
問題摘要: 實務上,欠稅不繳還可能導致信用受損、金融交易受限,企業或個人因被移送法院執行而面臨財產查封、限制高額消費、限制投資及特定交易、限制出境及住居、被強制報...
-
10
Sep貸與人於借款時預扣利息 借用人應返還之本金為何?
問題摘要: 貸與人於借款時預扣利息,借用人應返還的本金必須以「實際交付」金額為準,而非契約上名目金額。預扣利息與折扣交付均屬「巧取利益」,在法律上不應認定為借用人...
-
10
Sep約定利率上限降至週年百分之16,對於修正前債務是否有效?
問題摘要: 約定利率上限降至週年百分之16,對於修正前債務仍有重大影響,施行前已發生的利息債務,超過部分雖債權人無請求權,但債務人若已支付則不得返還;施行後新發生...
-
10
Sep欠錢不還太久可以追加利息嗎?律師告訴你借錢利息上限與追加規定
問題摘要: 欠錢不還太久時,債權人不能任意追加利息,除非事前契約明確約定,否則只能依原利率請求。但債務人遲延不還款時,債權人可以依民法第233條請求遲延利息,原則...
-
10
Sep高利貸是否應該還?還多少?
問題摘要: 高利貸並非完全不用還,而是本金及符合法定利率部分必須清償,至於超過年息16%的利息屬無效部分,借款人得拒絕支付,而若涉及重利罪的情況,放貸人反而須負刑...
-
10
Sep利息太高怎麼辦?法律規定可以不用還!
問題摘要: 民法對利息設置上限16%,超過部分無效,不僅保障債務人免受重利剝削,也維護社會經濟弱勢者權益。對債務人而言,面對高利率借款時,應了解民法第205條的規...
-
10
Sep最高利率修法後有什麼變化?
問題摘要: 民法第205條修正對於約定利率的控制,從形式上的「無請求權」走向實質的「約定無效」,並透過債編施行法的時間適用規定,使其效果明確、適用有據,強化債務人...
-
10
Sep貸與人收取利息超過週年利率百分之十六,是否構成重利罪?
問題摘要: 收取利息超過年利率百分之十六,固然顯屬高利貸性質,於民法上僅有超過部分無效之效果,但並非當然構成刑法第344條重利罪,仍須具備乘人之危與取得顯不相當重...
-
10
Sep定金或違約金之約定有何差別?可以用作為不還錢的懲罰手段?是否需要受到最高利率的限制?
問題摘要: 定金與違約金皆為契約履行保障工具,但性質不同,定金重在證明契約成立與確保履行,返還或加倍返還依履行結果與歸責事由決定;違約金則重在債務不履行時之損害賠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