欠錢不還沒借據討得回來嗎?
24 Mar, 2025
問題摘要:
借款契約的書面化不僅對債權人有保障,對債務人也同樣重要。如果借款關係透明且有明確條款約定,雙方的責任與義務都能清楚界定,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或爭執。因此,當對方認為書寫借據或簽署契約是「難搞」時,你可以告訴他,這其實是對雙方的一種保障,能夠讓借貸關係更穩固且更具法律效力,確保雙方都能安心履行各自的責任。
律師回答:
關於這個問題,借錢最怕對方翻臉不認帳,尤其是在沒有書面借據或契約的情況下,僅憑口頭約定借款,事後要證明對方欠錢不還就變得困難。然而,法律上並不要求借款契約必須以書面形式存在,口頭約定同樣具有法律效力。民法第474條,借款契約的成立只需當事人之間達成合意,即一方移轉金錢,另一方返還相同金額即可。不需要白紙黑字的契約也能成立合法的借款關係,因此,債務人不能藉口「沒簽約」來逃避還款責任。
朋友欠錢不還卻沒有借據的情況在生活中並不少見,尤其是在親朋好友間的借貸,多數以口頭約定為主,往往疏忽書面契約或借據的簽署。如果遇到借款人拒絕還款甚至人間蒸發,許多人會擔心沒有借據就無法追回款項。然而,只要運用正確的法律工具,即使沒有借據,也仍然有機會討回借款。以下就針對不同情況,教你如何合法且有效地處理這類問題。
儘管如此,法律訴訟講究證據,而原告需負擔舉證責任。若要告對方還錢,就必須提出證據證明兩個關鍵事實:「金錢交付」與「借款合意」。由於金錢交付的原因可能有多種,例如買賣、贈與或代為支付,因此僅僅證明金錢交付是不夠的,還需進一步證明雙方有借款合意。法官需確信這筆金錢是基於借款而非其他原因,才能判決支持原告。
若沒有書面借據,還是有其他方法證明欠錢不還。首先,可以提供「匯款紀錄」作為證明金錢交付的證據。不過,匯款紀錄只能證明款項已轉交給對方,無法直接證明借款關係,需配合其他證據共同佐證。例如,可以使用「證人證詞」來補充證明。如果有人曾參與處理借款事務,例如經手票據、處理欠款或利息,該人作為證人可對借款事實提供證明。實務上,如以證人曾參與處理借款事務,其證詞讓法官相信借款事實的存在,即使原告沒有借據,也能成功討回欠款。不過,證人的選擇需謹慎,必須具有公正性。例如,若證人是原告的配偶且未實際參與借款過程,法官可能會認為證詞偏頗而不予採信。
如果借款時對方有開立支票作為擔保,即便沒有借據,支票本身也可以成為法律上的有力證據。當您持支票到銀行兌現時,若發生跳票或被退票的情況,可以根據票據法規定,向法院聲請支付命令或直接提起民事訴訟。您需要將支票正本作為證據提交,法院會根據支票上的內容進行審核。一旦法院核准支付命令或判決結果出爐,您即可進一步申請強制執行對方的財產,例如扣押其銀行帳戶、拍賣其動產或不動產,以便償還您的借款。
如果借款時對方有開立支票作為擔保,即便沒有借據,支票本身也可以成為法律上的有力證據。當您持支票到銀行兌現時,若發生跳票或被退票的情況,可以根據票據法規定,向法院聲請支付命令或直接提起民事訴訟。您需要將支票正本作為證據提交,法院會根據支票上的內容進行審核。一旦法院核准支付命令或判決結果出爐,您即可進一步申請強制執行對方的財產,例如扣押其銀行帳戶、拍賣其動產或不動產,以便償還您的借款。
其次,對話紀錄也是強有力的證據。例如,雙方在借款期間曾以通訊軟體或簡訊討論還款事宜,這些紀錄可用來說明雙方之間確實存在借款合意。例如原告僅有匯款紀錄,沒有借據,但同時提交雙方通訊對話,對話中提及「這個月有嗎?」、「匯,你看多少」等內容。這些對話表現出催討與還款的情形,法官因此認定存在借款事實,判原告勝訴。
如果雙方並未使用支票或本票,而僅透過通訊軟體討論借款事宜,您可以嘗試收集對話紀錄作為證據。隨著通訊軟體的普及,例如LINE、Messenger、Instagram等多種平台的對話紀錄已被法院廣泛接受作為替代借據的證據。若對話中明確提及借款或還款的內容,例如借款金額、借款時間及還款承諾等,這些紀錄即可成為支持您主張的證據。需要注意的是,您應儘可能保存完整的對話內容,同時配合匯款紀錄等補充資料,證明借款事實的真實性。這些證據可以用於聲請支付命令或提起民事訴訟,增加您追回借款的成功機會。
「舉證之所在,敗訴之所在」,即便享有權利,若無法提供證據證明,也只能敗訴。這在借款糾紛中尤為常見,因為許多借款並非基於商業考量,而是基於情誼。然而,不留書面證據是一大法律隱患,容易導致日後糾紛難以解決。因此,當有人向你借錢時,務必要書寫清楚的借據或契約,並請雙方簽名確認。這樣的做法不僅有助於維護自己的權益,也能避免日後雙方因爭議而傷害感情。
綜上所述,即使在沒有借據的情況下,您仍然可以透過支票、本票或通訊紀錄等途徑來合法追回借款。當您面臨借款人拒絕還款的情況時,建議第一時間收集所有可能的證據,包括銀行匯款記錄、對話紀錄,以及能夠佐證借款事實的文件或證人陳述。隨後,可以向律師諮詢相關法律程序,選擇適合的方式提起支付命令或民事訴訟。若法院支持您的主張,您即可根據判決結果進一步申請強制執行,以保障自身權益。
為避免未來再陷入類似困境,在親朋好友間借貸時,建議務必簽訂書面借據或契約。借據應清楚載明借款金額、利息約定(若有)、還款期限及雙方身份資訊,並要求雙方簽名確認。這不僅可以避免事後因證據不足而增加追討難度,也能為雙方提供法律保障。如果對方認為簽署借據過於正式,您可以解釋這是一種對雙方利益的保護,能避免因誤解或糾紛傷害彼此的感情。透過合法且謹慎的方式處理借貸問題,不僅有助於維護您自身的權益,也能促進良好的社會信任關係。
-債務-借貸-消費借貸-金錢借貸-借貸證據
(相關法條=民法第474條)
瀏覽次數: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