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法最高限額抵押權增訂前,所擔保之債權範圍應如何界定?

25 Jul, 2025

問題摘要:

最高限額抵押權之法律運作除應嚴守最高限額限制,亦應於設定時約明其擔保債權來源與範圍,對於既存債權、附條件債權、票據債權等,應結合債權性質、設定契約條款與登記內容加以整體審視,確保法律效力之明確與對第三人之可預見性。倘擔保債權已確定且金額已達上限,後續新發生之從債權如未另行登記或具明示合意,則將不受抵押權擔保效力涵蓋,於清償或強制執行時不得優先受償,是故抵押權之內容約定與登記規範,對於擔保權行使之實質影響極為重大,應引起當事人與執登機關審慎關注。
 

律師回答:

關於這個問題,最高限額抵押權係指債務人或第三人提供其不動產為擔保,針對債權人在特定法律關係下對債務人所發生的不特定債權,在最高限額內設定之抵押權,該抵押權具有擔保將來性、債權變動性及範圍限制性等特性。關於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之範圍,固然包括本金債權,亦及於利息、遲延利息及違約金等從債權。然而,實務與法規對於該等從債權之保障範圍,均以不得超過約定之最高限額為限,亦即不論主債權與利息、違約金合計金額多寡,其優先受償範圍仍不得逾越原設定之抵押總額。此外,當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債權確定時,債務人或抵押人有權請求抵押權人結算實際已發生之債權額,並於結算後聲請登記變更為普通抵押權,該變更登記所及之債權範圍,同樣不得逾越原最高限額,。
 
最高限額抵押權擔保之範圍,固及於擔保債權之利息、遲延利息及違約金。惟就已確定之原債權,與其債權之利息、遲延利息、違約金之合計,應於不逾約定之最高限額範圍內,始得行使其權利。此外,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原債權確定事由發生後,債務人或抵押人得請求抵押權人結算實際發生之債權額,並得就該金額請求變更為普通抵押權之登記,亦不得逾原約定最高限額之範圍。(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2741號民事判決。)
 
另按民法第881條之1第2項自96年9月28日起施行,明定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,須以由一定法律關係所生者,或基於票據所生之權利為限。惟於該修正條文生效前,因民法物權編尚未對最高限額抵押權設定條件設限,登記實務上亦常見擔保範圍為「債務全部」或無具體記載債權類型,僅記明最高限額,此時如當事人間對於特定債權曾有約定或預期將成立特定法律關係,其仍應受認可為擔保範圍,惟在實務上對擔保債權之界定,應排除偶發性或非當事人可預見之債權,以符合理性與交易安全之要求。
 
在96年修法施行前設定之抵押權,如債權範圍登記不明或僅記為債務全部,若有事證足證債務人與債權人間確有特定債權存在,且此債權非屬突發偶然之性質,仍得認其為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對象。
 
「次按九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增訂,同年九月二十八日施行之民法第八百八十一條之一第二項固規定,最高限額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,以由一定法律關係所生之債權或基於票據所生之權利為限,惟依民法物權編施行法第十七條規定,上開項次於修正施行前設定之最高限額抵押權並不適用。參諸土地登記實務,對於設定最高限額抵押權之登記擔保範圍為『債務全部』,而未提供各個債務契約作為登記附件,登記機關亦准為抵押權設定登記者,若當事人於設定時,已有特定債權債務存在,或已預期將成立特定債權債務,而有以所設定抵押權供各該債權擔保之合意者,就該範圍之受擔保債權法律關係即屬特定。」(最高法院105年度台上字第2272號判決)
 
最高限額抵押權在其擔保債權確定後,如其範圍包含之金額已達最高限額,即使日後又因該原債權所生遲延利息、違約金等從債權產生,亦不得視為擔保範圍之內,該等債權將不具優先受償權,亦即所謂「擔保已滿額,從債權不擔保」之原則。而即指出登記內容記明最高限額為,於設定時若雙方已有預期性之債權關係,例如以支票、本票所為借款約定者,則即便無具體契約明示範圍,仍可依登記合意與交易慣例認定其為有效擔保之範圍。
 
至於是否可以將某一約定條件達成時方生債權效力的負擔,納入最高限額抵押權之範圍。民法第99條第1項規定,附停止條件之法律行為,自條件成就時起發生效力,若抵押設定契約或協議書中已清楚記載其擔保範圍,並附加停止條件,於條件達成時,自得主張為抵押權擔保範圍內之債權。舉例言之,如協議書約定若甲方於2年內未解決土地糾紛,即所欠乙方之價金應視為屆期清償,此類附條件債權於條件成就時即進入履行階段,得納為抵押權保障範圍之內。
 
按96年3月28日增訂之民法第881條之1第2項規定於同年9月28日施行前,民法物權編就最高限額抵押權之成立要件未有明文規定,當事人於訂立最高限額抵押權契約時,恆僅訂定擔保總金額,而未約定擔保債權所由生之法律關係,登記機關亦准為抵押權設定登記,基於私法自治,自仍應承認其效力,僅於解釋該抵押權所擔保之債權時,應考量最高限額抵押權制度原係因應長期或繼續性之交易、融資而生,對於偶然發生、非當事人可預見之債權,應予以排除,合理界定擔保債權之範圍。查…上開800萬元債權既於A、B抵押權變更登記時已存在,且非屬偶然發生或當事人無可預見之債權,則原審謂其為A、B系爭抵押權之擔保範圍,並不違背法令。又系爭協議書第9條約定:自簽訂該協議書日起2年內,陳○生如未能理清系爭土地糾葛時,所欠黃○正之款項即視為已屆清償期。是原審認系爭價金違約金債權之請求權,自81年3月27日起始得行使,並非無據。次按最高限額抵押權為不動產物權,非經登記,不生效力,抵押權人僅能依設定登記之內容行使權利,而不許以登記以外之事由認定之。又附停止條件之法律行為,於條件成就時,發生效力,民法第99條第1項定有明文。原審依C抵押權之設定契約書其他約定事項第1項之內容,認定該抵押權擔保之債權範圍,係指於抵押權存續期間內,陳○生以支票、本票向黃○正調借現款之本金、違約金、實行抵押權費用及因債務不履行而生之損害賠償,而不及於系爭超價報酬債權,於法亦無不合。
(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1705號判決)
 
但仍須注意,最高限額抵押權為不動產物權之一,依民法第758條規定,非經登記不生效力,抵押權人亦僅能於登記所載內容範圍內主張權利,不得逾越原始約定範圍而追加主張新生債權為擔保對象,亦不得以未登記之協議或書面主張對抗第三人,否則將違背不動產物權公示原則。

-債務-債務擔保-抵押權-最高限額抵押權

(相關法條=民法第87條=民法第758條=民法第881-15條=民法第881-16條=)

瀏覽次數:14


 Top